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智慧工地提升工程管理能效-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智慧工地提升工程管理能效

更新时间:2025-04-20点击次数:

  

智慧工地提升工程管理能效(图1)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强化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上海、山东、北京等地围绕平台建设、安全管理等创新探索,加快智慧场景应用,促进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有效提升工程管理能效。

  为有效提升建筑工地管理效率,上海市印发智慧工地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建设市级智慧工地统一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加快建设市—区—项目智慧工地数据平台,支撑智慧工地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加强多平台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实现资源整合、数据交互共享,赋能各级管理决策,建立政府、行业、参建各方共生治理的智慧工地管理模式,促进全市工地管理水平整体跃升。

  同时,以市级智慧工地大数据管理平台作为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包括大数据基础信息库、数据治理、大数据共享交换等基础数据应用能力。采用云原生大数据处理技术,为智慧工地场景建设和上层各级综合监管应用提供灵活丰富的大数据采集、梳理、交换、分析计算等提升全市智慧工地监控能力和管理响应速度。

  山东省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智慧工地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将全市95%以上项目纳入平台监管,实现“风险智能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探索建立全市统一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体系,编制市级智慧工地实施方案,制定“智慧工地建设指南和标准”“智慧工地物联网设备标准”,规范工程项目现场物联网设备和平台联网基本规定,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维度,提升工程建设管理关键环节和重大风险管控水平。开发“市+县+项目”三级应用。市级层面,建立市级工程建设管理数据中枢,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一图通览、一网通管、一键通达;县级层面,围绕建设部门对本区域工程建设项目监管需要,开发统计、分析、监测、预警、指挥等功能;企业(项目)级方面,生成项目级应用数据,实现企业对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实时监督指挥。打造“N个场景”数字中枢,一体化平台围绕工程质量、安全、扬尘等,设有视频监控监管、质量安全监管、危大工程监管、绿色施工(扬尘防治)、农民工工资监管等板块,主管部门、参建单位和专业机构均可通过各个板块协同工作,形成实时、共享、可靠的工程建设管理数据源。

  ‌安全是工地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智慧工地技术的深度应用,通过视频监控、智能安全帽巡检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工地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北京市要求在实施智慧工地建设时,要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智慧管理。在塔式起重机上安装传感器及黑匣子,实时监测现场的塔机吊重量、力矩、高度等数据,避免群塔碰撞,避免出现违章作业。施工升降机要安装运行状态监测设备及人脸识别设备,实时监测升降机的载重、轿厢倾斜度、起升高度、运行速度等参数,并上传到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一旦出现运行风险,现场语音报警提示。

  同时,对危险作业场景进行智能监测,使用具备报警功能的智能监测设备进行监测,通过无线传感器,实现数据实时监测,设定预警值,超过预警值可直观反馈出声光信号报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智慧工地试点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建设工地安全管理提档升级。要求智慧工地平台集成智能防护监测、全域可视化、特种设备智控、人员精准管理、危险区域电子围栏、绿色施工等项目施工智慧管理功能,构建风险预警“一张图、一个体系”的管理架构,有效提升在建项目施工安全事前预警预防能力,确保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稳定和长治久安。

  在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项目,教学楼、综合楼等施工现场甚至工人头顶的安全帽都装有摄像头,同时,塔吊等机械设备也安装了传感器,实现了可视化。这些设备拍摄的影像,可实时传输到电脑球盟会官方网站上,实时监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保障工地安全。亳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过信息化、智能化的引领,建筑工地的监管由原来的传统方式向智慧化监管、数字化监管转型,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效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创新探索“AI+智慧工地”管理模式,通过AI算法、物联网感知、BIM建模等前沿技术应用,构建全域覆盖、全时监测、全程可控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注入数字创新动能。

  首先是“AI+智慧监管”。聚焦工程管理数字化转型,搭建AI项目管理中枢,集成物联网感知终端、BIM建模及智能算法,动态抓取人员考勤、机械能耗、物料消耗、工艺合规、环境监测等核心数据,开发进度预警、风险热力图、资源优化配置等17项智能模块,支持360°全景巡检、无人机联动巡查、远程视频会商等功能,并同步上线移动端管理APP,实现施工全周期数字化留痕、智能化决策。

  其次是“AI+精准防控”。创新融合高精度定位与智能广播技术,建立“三维定位+实时响应”防控体系,实现施工区域人员轨迹追踪、违规行为AI识别、险情定向广播告警等功能,形成“监测—预警—处置”15分钟快速响应链,精准消除安全管理盲区。

  最后是“AI+智能安防”。打造“AI视频行为分析+热成像温度监测”双核预警系统,部署智能摄像头,智能识别明火烟雾、电气过载、高空抛物等安全风险,联动安装声光报警装置,建立“30秒AI预警定位—3分钟现场确认—10分钟消防联动”处置闭环,同步生成隐患球盟会官方网站电子档案,实现风险可追溯、责任可倒查。

  近日,从2025年青海民生实事工程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青海省计划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万套,新建或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800套,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400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4910户,努力改善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住房条件。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

  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报,某公司在邯郸市复兴区某地施工中,毁损燃气管道,导致燃气泄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度挖掘地方创新实践经验,近日,中国建设报社调研组一行赴山西省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以“好房子”建设为牵引,聚焦山西省在住房品质提升、城市功能优化、智能建造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举措,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西经验”。

  近年来,四川成都、广东广州等地打造社区博物馆,通过收集、展示与社区历史、文化、生活相关的实物、影像及口述资料等,构建社区记忆的文化空间,让年轻一辈知道自己的来处,让年长一辈有记忆的归处。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常州中心”)通过了国家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知要求 聚焦城镇住宅工程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问题开展重点整治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启动,设置13个行业领域赛道并单设开放性创新赛道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8924319967 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11号4楼B465 13905789423@139.com
Copyright © 2025 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89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