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但是,由于我国对遗体火化的基本费用实行政府定价制度,目前的收费标准是十几年前制定的,随着油料、电力和工资成本的上涨,大多数县级殡仪馆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根本没有能力更新设施、设备和技术,只有少数盈利较好的大中城市殡仪馆才有条件更新设备和技术。因此,必须通过舆论媒体广泛宣传殡葬事业的公共性特征,纠正人们对殡葬事业的错误认识,同时通过立法的形式,从根本上明确殡仪馆的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性质和职能,清晰地界定殡葬服务中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的界限,把殡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公共财政的范围,加大对殡仪馆设施设备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我国殡葬科技应用水平。
在我国,殡仪馆的职能大体经历了三次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殡仪馆是集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于一身、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殡葬事业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有殡仪馆被定性为事业单位,殡仪馆的职能逐步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和经营服务并重转变,大部分地区政府不再向殡葬馆投资;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殡仪馆实行政事分开,其殡葬管理职能完全剥离出去,成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殡葬服务事业单位。
五个殡仪馆的占地面积都不太大。济南市为66亩,日照市70亩,章丘市45亩,乳山市43亩,环翠区殡仪馆更小,估计不足40亩。馆内的建筑也都比较陈旧,各功能区的布局不太合理。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展,这五个殡仪馆都被圈进了城区之内,其烟气污染问题引起周边居民强烈不满,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批评建议,要求殡仪馆搬迁。据了解,五个城市的政府部门都已经将殡仪馆搬迁列入计划,其中济南、乳山已经选定了新址,即将动工新建(见表一)。
根据我所对全国殡葬科技总体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研究,以及通过对山东省殡葬事业概况的了解,我们认为,以上五个殡仪馆的科技应用状况,基本可以代表山东省殡葬科技应用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能够大体反映全国殡葬科技应用的总体状况。由此可以得出以下推论:从总体上看,我国殡葬行业的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行业,同时也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及其改进的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殡葬职工是殡葬设备和技术的操控者,其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殡葬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从我们对五个殡仪馆的调查看,尽管随着殡葬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殡葬从业队伍的文化素质也显著提高。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由于受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殡葬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依然较低,影响和制约了高素质人员的引进,殡葬职工队伍的科技文化水平仍然普遍较低。
从以上分析球盟会网页入口可见,五个殡仪馆的殡葬科技应用水平大体分为三个层次:济南市为上,环翠区次之,日照、章丘、乳山再次之。这表明:从总的趋势看,殡葬科技应用水平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程度正相关,经济发达和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其殡葬科技应用水平也相应较高,反之亦然。由此可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是殡葬科技应用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的推进,必将不断对殡葬科技应用提出新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则为实现随着城市化而产生的殡葬科技应用新要求提供了可能。
调研中,我们实地考察了济南市、日照市、威海市环翠区、章丘市和乳山市五个殡仪馆。这五个殡仪馆都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除济南市外都属于县级殡仪馆。几十年来,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进和火葬方式的普遍推行,五个殡仪馆都进行了多次的修建和扩建,设备也几经更新改造,业已具备了运尸、冷藏、整容、告别、火化和骨灰寄存的功能,基本能够满足当地群众的殡葬需要。尤其是济南市殡仪馆于2004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后,其软硬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居山东领先全国先进的行列,担负着济南市区60%以上的殡仪服务和火化任务。
这五个殡仪馆中,济南市和威海市殡仪馆职工队伍的科技文化素质比较高。济南市殡仪馆现有在编职工39人,合同工37人,平均年龄35.5岁,大专文化程度占66%。其中中层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大专以上学历占100%,大学本科毕业的6人。威海市殡仪馆共有19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1%。相比之下,日照、章丘和乳山市殡仪馆职工的科技文化水平较低。以乳山市为例,该馆现有职工16人,其中在编职工10人,合同工4人,临时工2人,平均年龄54岁,其中高中文化程度1人,小学文化程度13人,半文盲2人。日照、章丘殡仪馆职工队伍的科技文化水平也大体如此,从业人员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而且大多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传授技术。总体看,五个殡仪馆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比其它行业要低很多,尤其是在第一线操作机器设备的人员文化程度更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在这种状况下,殡葬工人不仅无法掌握先进的殡葬设备技术,即使操控现有的机器设备也存在一定困难,难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技术性能。
在世界发达国家,殡葬行业是一个高科技行业,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得以广泛应用。相比之下,我国殡葬行业的科技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然而,究竟我国殡葬科技水平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为了简要明了且相对准确地描述殡葬科技应用的现状,调研组基于对全国殡葬科技应用基本状况的判断,确定选择火化设备、污控技术和员工素质三项,作为评价殡葬科技应用水平的主要指标。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对五个殡仪馆的殡葬科技应用情况作简要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殡葬科技应用的现状,查找影响和制约殡葬科技进步的突出问题,我调研组赴山东省的济南、日照市、威海、章丘、乳山五市进行调研。调研采用座谈讨论、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的方式。先后召开了四个有政府领导、民政干部和殡葬职工参加的座谈会,实地考察了五个殡仪馆及火化车间等,收回问卷50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但是,从调查的个体看,殡葬科技应用水平远远落后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与其它行业相比殡葬行业的科技水平更加滞后。这种状况在日照市和章丘市表现的最为突出。日照市是山东省新设的地级市,也是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较高,但日照市殡仪馆的设施设备却落后于全国地级市的一般水平,与其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相比反差极大。章丘市是全国百强市,且名列前五十位,但章丘市殡仪馆的设施设备却十分简陋,达不到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县级市的水平。这种现象说明,一个地区的殡葬科技进步,除了源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动外,当地政府对殡葬事业的认识及其制度安排也是十分重要的力量。
长期以来,人们对殡葬业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社会上关于殡葬行业是暴利行业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地方政府也把殡仪馆(火化场)等殡葬单位看成是盈利单位。在这种认识影响下,殡仪馆被定性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政府对殡仪馆的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基本不予投入,全靠殡仪馆自筹和向银行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殡仪馆只有盈利了才有能力更新设施设备,采用先进殡葬技术,提高殡葬科技应用水平。
一般情况下,遗体火化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主要靠燃烧控制和烟气后处理技术来实现。据我们对五个殡仪馆的调查,遗体火化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燃烧控制,而且燃烧不充分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章丘殡仪馆,我们看到了火化机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闻到了刺鼻的异味,即使在设备技术相对较好济南殡仪馆,我们也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异味,这都是遗体燃烧控制不科学和燃烧不充分的明显特征。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火化设备技术落后。高档火化机一般有两个燃烧室,便于烟气充分燃烧。而这五个殡仪馆的三分之二的火化机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产的,大多只有一个主燃烧室,没有二次燃烧室,火化烟气得不到充分燃烧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人为节约燃料的结果。由于柴油价格不断上涨而火化价格没有提高,有的殡仪馆为了节约成本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柴油使用量,甚至不开燃烧器任遗体自燃,或者关闭二次燃烧室的燃烧器,造成火化烟气燃烧不充分。烟气后处理也是控制殡葬污染的重要手段。据我们调查,这五个殡仪馆中,济南殡仪馆的火化机安装了消烟除尘装置,但效果不十分理想,其余四个殡仪馆所有的火化机都没有安装烟气后处理设备,未经净化处理的遗体焚烧烟气和粉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对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同时,这五个殡仪馆都没有配备环保的遗物祭品焚烧专用设备,造成严重的烟气排放污染。
殡葬场所污染控制,是指遗体接运、遗体保存、防腐整容、火化车间等场所的病毒、细菌和有害物质的净化与控制。在这五个殡仪馆中,济南殡仪馆的在遗体处理场所配置了一些空气净化设备,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消毒杀菌技术。在另外四个殡仪馆这方面的设备和技术基本是空白。具体来球盟会网页入口看,一是运尸车普遍不达标。运尸车大多是国产面包车改装的,基本没有安装隔离和防护设备,人尸混装的现象比较常见。二是遗体保存、化妆整容和火化车间没有空气净化设备,能明显闻到空气中的异味。三是一线殡仪职工卫生防护条件差。殡仪职工的工作服不达标,章丘市殡仪馆的职工甚至没有工作服;接触遗体后只用一般的肥皂和洗手液清洗,消毒杀菌技术十分落后(见表三)。四是殡仪馆没有专用的运尸通道。
日照市殡仪馆有4台火化机,其中两台为高档火化机,采用了触摸屏控制,电气控制系统比较先进。另外2台为低档火机,科技水平落后,运行效率低、烟气排放污染严重。该馆无专用遗物祭品焚烧设备,仅在馆内的拐角处建有一个水泥池,露天焚烧遗物祭品,遇有刮风则四处飞灰,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乳山市殡仪馆有4台火化机,均是80年代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能耗高,烟气污染严重。该馆建有一个简单的遗物祭品焚烧炉,没有烟气后处理功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殡葬污染控制主要包括遗体火化和遗物祭品焚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殡仪场所的污染控制、殡葬职工的卫生防护三个方面。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污染控制是这五个殡仪馆最薄弱的环节。
环翠区殡仪馆有4台火化机,2台是近两年购置的高档火化机,2台为普通火化机,其中一台是十几年前安装使用的,已严重老化。该馆建有一排遗物祭品焚烧炉,虽然解决了露天焚烧问题,但仍缺少烟气处理装置,焚烧时污染严重。
章丘市殡仪馆有4台火化机,均是十年前购置的老设备,本来科技水平就不高,加上已严重老化,火化遗体时能看见明显的黑烟,烟气污染排放严重。该馆没有专用的遗物祭品焚烧设备,也没有焚烧池,就在馆内的墙角处焚烧花圈遗物等,四处飞灰。
从我们调研的五个殡仪馆看,火化设备主要包括遗体火化设备和遗物祭品焚烧设备,其基本情况如下(见表二)。
济南市殡仪馆有7台火化机,其中5台火化机使用时间较长,技术含量较低,火化遗体时产生黑烟和异味。该馆没有专用的遗物祭品焚烧设备,有一个焚烧池由当地村民经营管理,丧户焚烧遗物祭品需付费。大量焚烧遗物祭品时浓烟滚滚、烟灰满天飞,群众反映强烈。
五个殡仪馆都是事业单位编制,其中威海环翠区殡仪馆名义上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际上财政不给拨款;济南市殡仪馆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余三个殡仪馆都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等费用全靠自己解决,设施改造和设备更新等基本建设资金主要靠自筹和银行贷款,政府给予少量补贴。
五个殡仪馆的收支情况不容乐观。除济南市殡仪馆收支相抵有所盈余外,其余四个殡仪馆都处在亏损或亏损的边缘。亏损的原因与山东省基本丧葬收费价格偏低和群众的丧葬习俗有关。山东省规定,普通炉火化费为144元,高档炉火化费600元。随着柴油、用电和人工价格的不断上涨,普通炉火化一具遗体亏损260多元,高档炉火化一具遗体收支基本持平。况且,根据山东农村的丧葬习俗,人们一般不在殡仪馆搞祭奠活动,在殡仪馆消费的只是运尸、火化和低价骨灰盒的费用,平均不到500元,因此以服务农民为主的日照、章丘和乳山殡仪馆则年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