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暑期,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从“党的诞生地”到“红军长征出发地”社会实践,由两校30名“青马工程”骨干学员组建沪明实践团,跨越上海、三明两地,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城市肌理、科技前沿地带,引导两校学子把沪明合作的新成就写在祖国大地上。
现今沪明实践归来,除了晒得黝黑的皮肤和一沓沓影像、资料外,他们还带回来了什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次社会实践像一场意义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沪明学子共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他们探访一大会址纪念馆、四大旧址,于石库门中叩问建党初心;在少共国际师事迹中触摸青春担当,于反“围剿”史料中体悟革命信念;在中央少年红军展览馆中,深刻感悟苏区少年英雄的坚韧与担当;在龙华烈士陵园、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体悟“血染桃花红满天”的壮烈。10月,一场小型沪明红色文化展将在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共同指导下,由学生根据此行的所思所感亲手设计、布设展出。
建管职院始终将社会实践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中的重要理论知识章节、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与土地、人民、时代的深度对话中厚植家国情怀。为跨区域拓展“大思政课”育人资源,建管职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铜牌在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三明1958工业记忆馆挂起,这也标志着与永安市洪田镇、福建三钢集团正式开启沪明两地校镇校企共建、协同铸魂育人的“新格局”。
“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三钢集团工业记忆馆,重温沪明深情”建管职院青年宣讲员胡梦婷在镜头前记录下上海技术骨干援建三钢的动人往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世界技能大赛吗”清晨的大田乡笼罩着薄雾,全国技能大赛上海集训队花艺选手沈敬轩踏着露水走进大田乡中心小学,为留守儿童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让我们从城市规划中解码人民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智慧”世博文化公园申园、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内,建管职院青年宣讲员周高琳以“人民城市”为题为实践团讲述“行走的思政课”。
“大思政课”具有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平台广阔等鲜明特征。近年来,为鼓励青年学子当“主角”上讲台,深化对思政课的认识与思考,建管职院持续打造青年理论宣讲品牌,让青年学子以城市为课堂,在研学中充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并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一部部“大学生讲思政课”作品,将宏大的时代叙事蕴藏进城市发展的“烟火味儿”中。此次社会实践中,建管职院把舞台交给学生、把话筒递给青年,在行走中把沪明两地的发展成就讲深、讲透、讲活。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想真正读懂这句话,就不能呆在教室里,还是要去田间地头走走!”沪明学子来到建宁县修竹村,领略千亩荷塘的自然之美,在荷香四溢中发现了中国乡村的发展密码;来到沙县俞邦村观摩传统制作工艺,在小吃“账本”里计算“大民生”;来到将乐县扛起擂棍边帮村民擂茶,边听习当年在村民家中“一碗擂茶”的故事。这堂浸球盟会官方网站着汗珠、沾满泥土的“大课”,不仅让青年学子在躬耕中读懂了土地的厚重,读懂了书本上的为民情怀,在心中播下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
为推动实践教育从“活动化”向“课程化”转型,建管职院注重专业课堂与实践教学的一体设计、有机融合。在出发之前,师生结合第一课堂所学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调研永安如何做“竹”文章推进竹林碳汇改革、三产融合发展,并针对传统村落历保建筑进行隐患排查、提出可行性建议。这种将专业所长与社会需求深度结合的实践模式,既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也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专业力量,实现育人与服务的双重目标,不断提升实践项目的思想性和引领力。
沪明学子漫步在世博文化公园、张园,解码“人民城市”治理智慧;走进江南造船厂,触摸现代国防科技的硬核脉搏;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专业孵化与加速;在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领略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在振华重工,为中国重型装备制造的卓越成就所震撼;在中国商飞,近距离感受C909、C919大飞机的总装现场,深刻领悟“四个长期”的大飞机精神,激励青年学子以匠心投身强国伟业。
球盟会官方网站2F%2Fdingyue.ws.126.net%2F2025%2F0726%2Fa646ea12j00t00alo0018d000hs00b5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640 height=401 />
为发挥“学生身边的导师队伍”作用,建管职院充分用足产教融合“大平台”,用好科技前沿“大师资”,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作为青马导师、企业导师,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大课堂”开展现场教学。而在暑期社会实践立项阶段,建管职院组织多方评审答辩会,以学生“开题答辩”的形式确保实践项目方向正确、路径可行,并匹配“思政+专业”导师,确保产出具有实际贡献度的实践成果和教学案例。
建管职院始终注重全员育人,校内多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实践教学工作,这个暑期,近200名建管职院师生从校园出发,奔赴祖国各地、阡陌里巷。未来,建管职院将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用,进一步凝练沪明合作实践育人品牌,带动一届届沪明学子接续深耕,一年一主题、进阶式地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动员师生从上海出发,奔赴三明乃至青海、宁夏、西藏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乡土大地深度交融,将“国之大者”转化成服务人民、建设祖国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