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南京照相馆》自从上映后真是火得不得了,上映没几天,票房就轻轻松松突破好几个亿。
在神仙打架的暑期档,这份成绩单绝对让人刮目相看,当然这部电影的意义,远不止票房数字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让大家重新感受那段沉重历史,可偏偏就有人,见不得这份沉重,也承受不起这份真相。
电影才上映没几天,一大堆奇奇怪怪的事情就出现了,最让人无语的就是日本方面的表现。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直接发了个警告,让大家警惕升级的反日情绪,这哪是警告,这分明就是官方盖章认证了这部电影的巨大影响力。
更让人火冒三丈的还在后面,这股邪火居然直接烧到了申奥导演的个人社交账号上。
人身攻击造谣抹黑,那些都算是小儿科,更不要脸的居然还有人丧心病狂地P了“灵堂照片”去骚扰人家。
都21世纪了居然还有人用这种下三滥,阴毒到骨子里的手段,简直是欺人太甚,太没底线了。
各种扭曲事实,歪曲历史的图片,文字疯狂刷屏,这帮人真是没底线到让人发指。
这明明是一部让中国人珍惜和平的电影,出发点那么正,为什么偏偏就招惹到他们了呢?
但转过头想一想,他们越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地跳出来蹦跶,就越证明这部电影的成功。
话说回来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有那么强大的影响,跟导演独特的表达方式是分不开的。
他没有直接展现血腥暴力来刺激观众,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妙,甚至有点高级的切入点,从南京大屠杀背景下一家小小的照相馆引入。
他自己就喜欢摄影,对胶片相机有着深厚的感情,其中有个特别敏锐的观察点,简直球盟会网页入口让人佩服。
英文里开枪和拍照居然都是“shooting”,这个小小的语言巧合,被他研究出了大名堂。
在电影里能听到日军子弹上膛的“咔嚓”声,还有随军摄影师按下快门的“咔嚓”声。
导演选择把这两种声音结合了在一起,但是却起到了强烈的反差,因为一个是杀人工具,一个确实记录真想的工具。
电影里最扎心的一幕,就是伊藤嫌弃哭闹的婴儿太吵了,旁边的日本兵竟然就活活把孩子摔死在地上。
更让人寒心的,他居然还让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对着镜头挤出笑容,这时候相机就是篡改历史的杀器。
那些镜头里一切安好的虚假画面,比枪膛里射出的子弹更让人毛骨悚然,导演的“克制”也展现的特别有智慧。
高叶在宣传的时候就提过,她拿到的第一版剧本里,有林毓秀在日军面前受辱的戏份。
这也证明了导演不想单纯的和大家说苦说难,而是在用一种更高级的方式,让观众去感受那种痛。
照相馆里那点点微弱的红光,不仅仅是相机里的光线,更能够看到老百姓心里的光。
这次影片上映后,看到很多历史军事博主在科普,他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点点滴滴,都让这部电影的意义超越了艺术本身,也让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升华了。
不过让人有点生气的,这边电影票房一路飘红,大家为先辈的苦难而心痛的时候。
另一边有些人就跟失忆了一样,甚至还在极力否认,网上那些铺天盖地的“不承认”言论就罢了。
日本街头还有人拿着大喇叭高声叫嚣,他们觉得南京大屠杀不可能是线万人想想都不可能。
但历史的真相不是靠否认就能抹去的,中国人在为历史真相奔走的路上,从来没有停下脚步。
96岁高龄的夏淑琴老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之一,虽然那已经不能亲自站出来讲述那段历史。
她讲述了外婆一家九口人的悲惨遭遇,当她哽咽地描述着家里人被摔死,现场的观众都跟着落泪。
甚至有年轻学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知道这些真相,感到特别愤怒,也非常伤心。
但是不管有没有人愿意这么做,一张张照片,一份份记录都是真实存在的证据,直接击穿了有些人想要恶意隐藏的谎言。
也正是这些,把那些被人恶意藏起来的历史揭露了出来,让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再也无处可藏。
《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火了,可能一开始很多人没想到竟然会造成这么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