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7月22日至25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铜心护脉,医路薪传”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0名成员抵达铜陵,开启了为期4天的实践征程。本次活动紧扣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文化自信”号召,立足铜陵“中国古铜都”特色,以“医脉传承”与“文化铸魂”球盟会官网入口为双主线文化创意园的铜都历史,到深入天井湖社区开展健康服务;从驻足笠帽山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到探访养老院传递温情,这支青春团队以医学专业为笔、铜都文化为墨,在基层服务中书写“医脉”与“传薪”的青春答卷。
实践团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将医学专业优势转化为便民实效。在天井湖社区,团队开展夏季急救专场科普:针对溺水、中暑等夏季高发意外,系统讲解救援流程——溺水处置强调“优先呼救、智慧施救”原则,现场演示漂浮物投掷、岸上控水等安全操作;中暑防治围绕“补水、降温、通风”三大要点,详解非重症与重症中暑的鉴别方法。急救技能教学环节,成员们采用“讲解—演示—演练”一体化模式,用“剪刀石头布”口诀通俗化海姆立克急救法,借助模拟人道具分步演示心肺复苏流程,帮助居民快速掌握应急要点。
同时,团队同步推进健康监测与“医心相伴”综合服务:为老年群体测量血压、血糖,建立临时健康档案,结合夏季饮食特点,提供“减少腌制品摄入”“分时段补水”等个性化建议;发放团队编制的《急救手册》,涵盖溺水中暑处置、急救技能图解等实用内容。文化互动中,成员与老人合唱《外婆的澎湖湾》《我和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唤起美好回忆;带领老人练习太极拳起势、云手等招式,让大家在舒展身体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团队还带去牛奶、水果等慰问品,将健康关怀与精神陪伴相结合,为健康老龄化注入青春力量。
团队以铜陵红色资源为课堂,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在笠帽山烈士陵园,全体成员举行庄重祭扫仪式: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集体默哀、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青年团”的铮铮誓言与松涛共鸣,彰显青年医学生的责任担当。走进烈士纪念馆,通过“星火燎原”“抗日烽火”等展厅的实物与史料,团队系统梳理铜陵革命脉络——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活动中心,军民同心开展敌后斗争;解放战争期间,当地百姓踊跃支前,为渡江战役胜利助力。一件件简陋武器、一封封泛黄家书,让成员深刻体会“为家国安宁、为百姓幸福”的革命情怀。
在铜陵市档案馆,团队围绕渡江战役专题文献开展沉浸式研学。从“运筹帷幄将革命进行到底”到“铜陵解放百万雄师过大江”,从“军民团结 试看天下谁能敌”到“赓续传承 为有牺牲多壮志”,四个主题展厅的珍贵照片、泛黄电报、实物档案,全方位展现“江南解放第一城”的光辉历程。成员们从万船齐发的战场场景中赓续渡江精神,从支前号召、战地救护记录中探寻“军民鱼水情”脉络。“铜陵解放是民心所向,今天的‘健康中国’建设同样需要凝聚合力,我们要做医疗资源与基层群众的桥梁。”实践团成员的感悟道出初心。
主席的家风故事档案更引发深度思考:他对子女要求严格,毛岸英毅然投身抗美援朝战场、英勇牺牲的事迹,生动诠释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老一辈革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脉相承,这正是我们要传承的红色基因,激励我们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成员们感慨道。
这场红色之旅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守护人民健康是新时代医者的“战场使命”。大家纷纷表示,将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实践动力,以严谨态度追求卓越技艺,以无私奉献守护生命健康,在基层服务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团队深入文化地标,挖掘铜陵“匠心”与医学人文的契合点。在1978文化创意园,成员探访铜矿历史展区,了解“以人为本”理念在矿业发展中的深化;在铜艺锻造工坊,参与捶打体验,从选材、熔铸到打磨的工序中,感悟 “千锤百炼出精品”的工匠精神,并结合专业探讨铜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联,为健康科普积累本土化素材。
在佘家贡姜厂,团队考察白姜种植加工工艺,聚焦其“药食同源”特性——白姜富含姜辣素、挥发油,具有温中止呕、开胃健脾功效。通过与技术人员交流,成员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营养学结合,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科普”创新路径。而铜艺“匠心”与医学“仁心”的共通之处——对精准、坚守、为民的追求,更让“铜心护脉”有了深厚文化支撑。
漫步大通古镇,青石板路、明清古民居、百年老商铺交织出独特风貌。成员们在澜溪老街拍摄古建筑保护现状,走访历史遗迹,感受商贸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交融,体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意。
此次实践中,团队累计开展急救培训1场、义诊2场,覆盖居民100余人次,建立健康档案42份,发放手册80余份;养老院文体互动参与老人满意度达95%。红色研学形成《渡江战役中的铜陵力量》调研报告;文化探寻挖掘出铜艺工匠精神、白姜药食价值等本土元素,为健康科普注入地域特色。
“医脉与文脉的融合,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健康中国’的内涵。”实践团负责人周梓萱表示,“铜陵的‘匠心’启示我们,医学既要追求技术精准,更要坚守为民初心。”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铜陵地域文化传播,立足医学专业特色,助力健康铜陵建设,以青春之力助推“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薛兴欣 周梓萱 唐越 宋子烨 尚群力 耿志强 蔡承伟)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