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为全面贯彻习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直观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近日,在雅安市各县(区)团委的统一组织下,超过80支省内外高校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雅实践锻炼,在基层社会课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月4日至11日,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军工报国 红心筑梦”团队在雅安市雨城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在雨城区青少年宫开设“纸上奇遇记”“迷你运动会”“两弹一星”主题讲座和“大学生讲大先生”课堂,在雅安博物馆、雅安市雨城区西大街社区历史文化馆沉浸式感悟“川藏精神”“两路精神”,在雅安烈士陵园聆听岗家山七烈士事迹,努力用趣味教学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用研学实践淬炼理想信念。
7月6日至9日,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萤火青行”基层服务实践团在雅安市名山区开展专题调研。他们聚焦“基层青年干部生活工作现状”课题,深入名山区行政审批局、名山区车岭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沉浸式岗位体验、结构化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形成专题调研球盟会网页入口报告反馈至相关单位,为优化基层青年干部培养机制贡献青春智慧。
7月10日至7月14日,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石榴籽”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天全县红军村红军总部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红军村村史馆等地开展实践之旅,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等形式,在革命旧址的斑驳印记中,追寻信仰之光,汲取奋进力量。
7月5日至7月17日,安徽师范大学“小雅课堂”“阳光体育”两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芦山县开展“非遗传承+乡村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先后来到芦山县石凤村、芦山县文化馆、芦山根球盟会网页入口雕博物馆等地,通过为石凤村留守儿童开设趣味课程、运动会,体验花灯表演,深度了解根雕非遗技艺,拍摄短视频助力非遗传承等形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7月9日至7月12日,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杏林百代颂风雅,香谷四时佑民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宝兴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先后在宝兴县穆坪社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老人义诊服务,在云茶村亲身体验采茶与制茶技艺,在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感悟革命精神。
7月9日至15日,西华大学“星子缀乡”微光小队在荥经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助农扶志聚星火,护童筑梦汇微光”为主题,从非遗传承的匠心坚守到红色故事的精神洗礼,从田间地头的走访调研到童心课堂的温暖陪伴,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书写青春答卷,累计形成2篇乡村发展与非遗传承调研报告。
7月4日至7月17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源梦童行,语润心田”社会实践团队在汉源县申沟明天小学、九龙桥社区童伴之家开展支教活动。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创新打造“文化浸润、实践赋能”双线育人模式,精心设计“乡土文化”“自然科普”“实践助农”“安全护航”等特色课程体系,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知识与乐趣交融的暑期成长体验。
7月12日至7月17日,四川农业大学“青春田园”乡村美育志愿服务团队在石棉县新民乡海耳村童伴之家和新民乡双坪村村民委员会开展“爱心暑托”公益托管服务。他们创新推出“思政教育+科学实践+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通过寓教于乐、实践体验等形式,为当地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形象、收获满满“暑期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