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球盟会:青春三下乡②| 青春笃行“乡”约盛夏-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球盟会:青春三下乡②| 青春笃行“乡”约盛夏

更新时间:2025-08-06点击次数:

  

球盟会:青春三下乡②| 青春笃行“乡”约盛夏(图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聚焦乡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精神滋养与文化关怀,马克思主义学院“智绘童心赴万源,红色赋能伴成长”乡村振兴服务队满怀热情与使命感,踏上前往万源市的实践之旅。队员们参观了红军烈士陵园和万源保卫纪念馆,深化了队员们对红色历史的认知。队员们还为白羊学校学生宣讲川陕苏区红色故事,设计了互动小游戏,引导鼓励孩子们传承红色精神。

  财经管理学院“寻羌韵打岔,促文旅融合”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怀揣着对羌族文化的好奇与探索热忱,从达州出发奔赴绵阳,正式踏上探寻羌族文化、助力文旅融合的征程。实践团首先去了北川地震遗址,向遇难同胞球盟会官方网站致以最深切的悼念。次日,实践团奔赴石椅羌寨,听着羌族的历史传说、民俗文化,感受着这个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实践团还走进了“云珍羌绣生活体验馆”,开启非遗技艺体验之旅,促进羌族文化的传播。

  为贯彻落实“百校连百县兴千村”行动,紧跟新时代乡村振兴步伐,助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四川文理学院“数润杉林・逐光筑梦”实践团13名学子在数学学院韩信老师的带领下,奔赴万源市石塘镇杉林湾村,以“丈量沃野活水,共筑振兴微光”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团在杨凡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深刻感受到智慧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强大力量。实践团在杉林湾村村委会会议室开展“童趣交响·田野追光”支教活动,照亮孩子们的求知路。实践团还用镜头宣传乡野之美,用直播助力推广特色,实践团为乡村奉献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文理学院“剧映先辈初心,歌载红色薪火”红色歌谣数字修复实践团,在崔宝玉、李扬磊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万源市党史研究和地方编纂中心,与万源党史专家就红色歌谣修复保存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为红色歌谣数字化修复传承工作奠定基础。

  四川文理学院“校县共兴 源你同行”——“医心为农”志愿服务队走进万源市石塘镇前进社区,以“医学助老”为宗旨开展上门宣传、爱心义诊、入户走访等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全面普及了慢性病防治、急救常识等实用健康知识,同时将健康关怀送到了老年群体的身边。

  由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开展的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举行,“安途红韵护乡队”12名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参加活动。实践团积极把校园所学运用到服务乡亲的实际中,将专业急救技能转化为守护乡亲生命健康的坚实保障,为构建乡村生命健康防护网注入青春活力。在这红色故里,队员们不仅追溯了革命精神之源,更汲取了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四川文理学院 “童心筑梦,绘彩童年”美育实践团在万源市石塘镇杉林湾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育浸润活动。志愿者们创新采用“1+N帮扶模式”1名大学生带领7-8名儿童,通过个性化指导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开展了画作成果的表彰会。这场为期一周的实践,不仅为乡村儿童打开了艺术之门,更加探索出一条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成为校地合作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典范。

  习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为积极响应这一重要号召,今年暑假, 由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成员组成的 “藏羌文化共传承,青春聚力筑同心” 阿坝藏羌非遗文化考察团一行十人,在学生工作部(处)喻南锭和康阳老师的带领下,循着文化根脉,深入探索茂县、马尔康、理县等地,探寻古老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实践团感受到了坪头羌寨的石砌碉楼、古羌城博物馆、羌医馆的魅力,学习当地非遗技艺与服饰文化,助力羌族文化代代相传。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8924319967 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11号4楼B465 13905789423@139.com
Copyright © 2025 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89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