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当前,通化市正扎实有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振兴新路。
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滚动实施工业“双50”企业加快发展行动,大力支持东宝、中溢等重点企业稳产增产,促进修正等企业回归布局,推动通钢2号高炉起炉复产。开展“拼项目、护安全”行动,全市新增入统项目88个,212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率99.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9.8亿元、增长4.5%。加力落实“两新”球盟会网页入口政策,拉动交易额达5亿元。持续扶持“双50”商贸企业,新增商贸入统企业17户,累计实现销售额2.1亿元。通化融创双创园和集安慧聚创业园被评为省级新电商产业基地。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市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市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完成营业收入5.8亿元、增长7.1%。
着眼长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继召开全市人参、文化旅游和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汇聚攻坚“三个千亿级”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修正人参健康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国参集团人参产业园、以岭药业人参研发加工基地基本建成,国家参茸产品检验检测服务站落户高新区,中检集团参茸检验鉴定实验室试运行,老参娘参业与澳门人参科研公司研发的18款林下山参保健食品获得生产批文,全省首个涵盖人参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平台运行,修正人参产品结算回归近8000万元,全市人参规上企业增至28户,“通化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使用。全市人参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07.92亿元。推动康元、茂祥等企业12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金马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实现产值超9.65亿元。全市规上医药工业实现产值113.2亿元、增长7.6%。15个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华润希望田园小镇竣工,柳河参乡水街“开街”迎客,通化老城·龙兴里入围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341.4万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71.6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最高。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23户重点科技型企业,推进沃艾达信动物疫苗等项目建设,君合盟重组A型肉毒毒素生产车间建设完成、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液上市销售,金马药业获批建设吉林省生化原料药工程研究中心、1类新药评审进展顺利,安睿特生物医药发展典型案例入选《中国生物经济发展报告》,长隆制药入选首批“吉林省瞪羚企业”。52个项目纳入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库,建新科技入选2025年吉林省数字化车间。龙翼无人机生产线项目投入使用,全省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在通化师范学院成立,建成陆港经开区低空教育培训中心。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推进,制定《通化英才计划实施方案》,选派一批科创专员服务重点企业。
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立粮食生产工作专班,落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5.42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8.16万亩,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全覆盖,“通系953”品种获评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金奖,是全省唯一获奖品种。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农特产业综合产值实现247亿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达到16个、跃居全省第1位。畜牧业快速发展,肉牛、梅花鹿饲养量和林蛙产量分别增长21.4%、15%、58.5%。纵深推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工作,和美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提前实现“十四五”全市乡镇通三级路目标,“推进交邮融合电商、物流同频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通化市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招”,制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分工方案》和《任务清单》,细化改革举措,夯实工作责任,全面系统布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构建“1+4+N”国企方阵。在全省率先完成DeepSeek大模型部署,“中医药领域高质量数据集项目”入选中国信息协会数字城市创新成果案例。深化“两个健康”探索实践,累计推动67个“一件事”改革落地,事项承诺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75.4%、申请材料压减42.3%、跑动次数压缩78.4%,通化市被确定为全国工商联商会改革和会员管理改革试点。
深化专项改革。积极推动省级重点部署的改革专项。扎实开展兴边富民工作,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集安段路面改造工程完工,道路通达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实现100%。零基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全国林业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8%,实现历史性突破,水、土壤等生态环境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深化高水平开放。边境村建设等5个项目列入2025年吉浙对口重点项目清单,数量居全省首位。首批60余种人参产品入驻浙江省供应链,35款人参产品在台州“海投臻选”直营店销售。医药健康产品加速出海,香江药业人参煲汤料出口至新加坡,安睿特、东宝创新药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3%。
通化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开展“走遍通化、看遍山城”专项行动,排查治理各类问题6185件。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2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9万人。连续3年举办“奋斗有我、‘就’在通化”就业创业活动,留通返通大学生3722人。改造老旧小区3.4万平方米,新建“口袋公园”4处,拆除围挡地块新增免费停车位1678个,长安城项目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探索创新老年助餐工作模式,新增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7家。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14户,心语残疾人庇护中心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工伤保险实现省内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教育“双减”成果持续巩固,中职学校贯通率达到100%,实施义务教育改善提升项目48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惠民服务有效落实,四级传染病数据实现实时共享。举办中国·吉林第二届边境马拉松系列赛(通化站)。通化籍运动员李春辉问鼎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1500米冠军。新通化火车站普速客运开通运营,沈白高铁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阶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实施《通化市物业管理条例》等立法修法项目7件,完善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机制,深化“代表进家站、履职为人民”活动。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就业难”等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加强委员联络站和工作室建设,联系群众工作走深走实。全市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市本级和6个基层综治中心成效评价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召开首次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张宝艳和通化师范学院“映山红”大学生志愿支教服务团队获批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完善大统战工作格球盟会网页入口局,支持党外人士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等活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智慧和力量。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驿站等重点项目,4家单位、7名获全省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通化市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坚定扛起文化使命,着力激活文化基因,为全面振兴激发“以文兴市”“化育未来”的文化力量。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根脉。承办全省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活动,首次向社会公布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开展“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学术研讨会,举办“人民英雄杨靖宇百米长卷”画展,进一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倾力支持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建设发展,国家级品牌影响力充分彰显。提升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联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高志航纪念馆展陈设计,推动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示厅建设,在红色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瑰宝。文物“四普”工作有序推进,出台《通化市文物保护五项工作机制》,加大对万发拨子、赤柏松古城等重点遗址保护力度。统筹做好集安市博物馆改陈布展和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回归故里。推动传统文化技艺走进全国观众视野,“通化松花石砚制作技艺”亮相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人参炮制技艺亮相《非遗里的中国》。
常态长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好人说·说好人”文明实践活动,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1个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2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2人获评“吉林好人”,14名青少年获评吉林省“新时代好少年”。辉南县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通化市全国文明城市数量列全省第一位。
通化市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作风,高标准谋划编制“十五五”规划,真正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谋深发展思路。成立规划编制专班和重大项目谋划专班,围绕30个重点领域开展调研,系统梳理“十五五”发展思路、框架和重点项目,正在制定60个专项规划。
谋实重点项目。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边境村发展等重点方向,精心谋划重大工程项目1527个、总投资3719.5亿元,61个项目列入省级规划,东北抗联红色文化传承工程等5个项目纳入省重大战略任务,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等7个项目纳入省报送国家项目,向国家推送东北全面振兴“十五五”重大项目8个、重大事项4项。
谋准任务举措。邀请域外高端智库,在规划思路、产业布局、项目谋划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邀请各方面专家为25个部门“十五五”规划问诊把脉。开展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78条,梳理“金点子”36条。
通化市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管党治党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围绕“维护五大安全”“三个千亿级”等开展专题辅导,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首次实施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建立“考人”与“考事”多维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肃查处腐败问题,持续抓好监督促治、以案促改,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超常规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开展校园餐、农村“三资”、殡葬、黑土地保护等专项整治,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