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巨大高耸的发射塔架、振奋人心的口号标语、承载着航天梦的场所……此刻正穿过网络出现在一张张屏幕上,主播生动的讲解让大家对“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的了解更加真切。这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网络直播授课《点燃航天梦想、心向璀璨未来》的情景。
这堂课是空天科学学院“能动思政、贯通育人”网络直播第三课“追梦教育”,由该院“高地·拓天”大思政宣传队联合陆军第73集团军红色文化“云相约”宣讲队、湖南教育电视台国防教育频道、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小学共同开展,通过学习强军APP、湖南教育APP和湖南教育电视台国防教育频道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全程直播,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小学师生代表36人现场参与,空天科学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和即将入学的空天专业新学员、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学员五大队全体学员、研究生院一大队全体学员、陆军第73集团军全体官兵、国防科技大学附中小学全体师生共计8.5万人次在线万次点赞量。这是“智慧政工”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能动思政、贯通育人”的具体抓手,也是“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思政的实践行动。
当天,直播团队走进“中国航天事业的摇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建设航天强国播下梦想种子、汲取奋进力量。
“大家请看,我身后这座蓝色塔架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够发射载人飞船的发射塔……”直播授课开始,“高地·拓天”大思政宣传队主播毛紫郦在载人航天发射场为观众讲解。“这座发射塔架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功勋塔架,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从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到2025年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都在这里奔向太空,这座发射塔架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跟随主播,观众了解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几次标志性的事件。
“问问大家,每次观看神舟飞船发射直播时,是否留意过发射塔架不远处有棵不一般的榆树?”互动交流中,一条条弹幕“飞过”,主播随后为大家讲述了这棵“树坚强”的故事。
说到功勋发射塔架,这里还耸立着一座55年前托举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的发射塔架。
镜头切换,陆军第73集团军“红色文化”云相约宣讲队主播冯嘉宁亮相,她带领大家走进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一起回顾和重温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的重要历史时刻。
今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5周年,前不久,空天科学学院“高地·拓天”大思政宣传队成员专程采访了当年参与卫星研制任务的技术负责人之一戚发轫院士和卫星发射任务的零号指挥员张积华老前辈,请他们讲述难忘往事,对年轻一代提出期望寄语,录制了视频,在直播中播放。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张积华老前辈在访谈中动情地讲到,他的很多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青春、奋斗终生,最后长眠于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镜头随后交给陆军第73集团军红色文化“云相约”宣讲队主播吴凯,他带领大家走进烈士陵园,缅怀航天先烈。这里安葬着780多位为了中国航天事业忠诚奉献、英勇献身的先辈,在一段段故事中,观众深切感悟到了航天人扎根戈壁滩、矢志航天梦的报国情怀。
不久以后,空天科学学院“天拓”卫星团队自主研制的“天拓六号”卫星将在这里发射升空。直播课中,“天拓六号”的总设计师赵勇教授受邀出镜,“高地·拓天”大思政宣传队主播盛纪与赵勇教授开启了一段采访问答,为观众讲述了天拓团队的创业历程、成果贡献和精神文化。
问天自有凌云志,英雄出征赴太空。镜头离开发射现场,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学生主播王思涵,带领大家“云览”问天阁、了解航天员出征的故事,“航天梦的接力棒在一代代人手中传递,老一辈点亮微光,新一代接续闪耀,共同照亮探索球盟会官网入口浩瀚宇宙的伟大征途……”
“致敬所有航天英雄”“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光”“历尽千难成伟业”“我也想上国防科大”……直播过程中,一条条情真意切的弹幕划过屏幕。
“东方红,太阳升……”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小学的师生们手拿五星红旗,站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合唱《东方红》,为这场直播画下句号。
“我与现场直播团队成员们‘同屏’共振,仿佛置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空天科学学院李道奎教授正在外地出差,通过手机收看了直播,他说要把直播的温度带回课堂,把枯燥的公式、算法与航天故事贯通,让讲台成为新的发射架,点燃学生胸中的引擎,助推他们把“青春”这颗卫星送入属于自己的轨道。
“作为‘天拓’卫星团队的一员,看了今天的直播,我深有感触。老一辈航天人为了我国航天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逐渐迈入航天强国行列,他们的不懈奋斗让我对航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他们为楷模,以建设航天强国为己任,矢志开拓创新,勇攀科研高峰,将祖国的航天事业不断推向新高度。”空天科学学院教员樊程广说。
陆军第73集团军26个分部的官兵收看了这场直播,大家普遍感到学习有收获、视野有开阔、灵魂有触动、战位有提升。“中国航天的每一步跨越都让人心潮澎湃,这背后是国家实力的提升,更是无数航天人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坚守。我们身着戎装,守护万里山河,责任重于泰山,当像航天人一样,‘关键时刻顶得上,难啃的骨头啃得下’,不畏困难、勇于挑战,为实现强军梦贡献力量。”陆军第73集团军某部战士冯健辉说。
“这堂课不仅是一次航天知识的科普,更是一场关于梦想与奋斗的教育,让我明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空天科学学院军人本科学员李旭峰观看直播后深受触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无论是航天事业还是个人成长,唯有心怀梦想、不懈奋斗,才能书写人生华章。”
“‘天拓’卫星团队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都是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观看直播,我为自己的专业骄傲,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努力践行载人航天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为建设航天强国努力奋斗。”空天科学学员地方本科学员王思敏说。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学员五大队学员姚丰浩为这种直播教育形式所触动,“从国防科技大学的‘高地·拓天’大思政宣传队,到陆军第73集团军的红色文化‘云相约’宣讲队,再到湖南教育电视台国防教育频道和附属中小学,这是一场汇聚军校、部队、媒体与中小学合力的‘星空协奏曲’。它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强大的国防不仅依靠尖端科技,更需要扎实、系统、全民参与的国防教育。这种融合专业力量、深耕青年一代的直播形式,不仅是在科普知识,更是在用榜样的力量和团队的协作精神,深植爱国主义情怀,构建起国防教育的坚实矩阵,为实现航天梦强国梦打下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作为即将入读空天科学学院的准大一新生,我心中早已下定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的决心,观看直播后更是热血沸腾、感慨万千。”即将入学的空天科学学院地方生新学员贾静芝说,观看直播后,她更加庆幸当初报考学院的决定,她将以载人航天精神鞭策自己,践行“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训,不断积累专业技能,努力成长为合格的新时代航天人。
“在学校,我们通过‘爸爸大讲堂’‘航天员进校园’等活动了解了一些航天知识,也见过几位航天员叔叔。” 国防科技大学附属八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孙文茁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对航天产生了兴趣,“今天的直播把我们带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听着发生在那里的故事,我觉得航天人特别伟大,是他们让祖国的航天事业变得强大。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知识,脚踏实地奋斗,把航天梦的种子埋在心里,浇灌它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