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淄博:聚崇德向善之力 铸城市文明之魂-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淄博:聚崇德向善之力 铸城市文明之魂

更新时间:2025-08-22点击次数:

  

淄博:聚崇德向善之力 铸城市文明之魂(图1)

  一城好风景,最美是文明。近年来,淄博市深入推进“五个淄博”建设,绘就一幅精神文明建设的壮丽画卷。从繁华都市的喧嚣街巷到宁静乡村的阡陌小道,从商业中心的璀璨灯火到文化古迹的悠悠钟声,崇德向善的文明之花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竞相绽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在淄博,理想信念教育已深深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精神引擎。“明理胡同”里,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正在进行。宣讲员们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方式,采用“脱口秀”、情景剧等创新形式,将党的理论政策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听众在欢声笑语中领悟精神实质。这种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清明时节,淄博市各级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纷纷组织祭英烈活动。在烈士陵园,人们肃立默哀,敬献花篮,表达对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七一”前夕,一场场颂党恩、跟党走的文艺演出在社区、广场精彩上演,激发了市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红色基因不断传承和发扬,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淄博市不断创新实践,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宣讲品牌。其中,淄博市探索“齐思政+”文明实践工作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文明实践之中,打造“齐思政”云平台和“思政大先生”品牌,两年共招募“大先生”558人,确定结对共建文明实践站、文化书院1616个,开设理论宣讲、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等课程3000余堂,宣讲受众达20余万人,推动了理论宣讲向基层延伸、向群众靠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打造“明德齐语”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品牌,组建11支宣讲队伍,招募宣讲员422人,累计开展宣讲5000余场,构筑起校家社网心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生态圈”。组建110人的“德者有声”好故事宣讲团,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德者有声”好故事分享活动,道德榜样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宣讲,通过事迹分享、文艺演绎与暖心礼遇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李振华等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架起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的桥梁,凝聚奋进力量。

  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文化是淄博现代化建设中最鲜明的底色,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淄博深耕文化“两创”,在齐文化研究阐释、传播交流、宣传推广、文产融合等领域不断发力,将齐文化打造成为“超级文化IP”,先后举办九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打造《管子说》IP,推出《五个淄博》《齐人新说》《一座有爱的城市》等系列公益广告11.3万余条次。全力推进“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建设和产业培育,淄博手造频繁“出圈”,展现了淄博文化“两创”的蓬勃活力,更激发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淄博深谙其道。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淄博注重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生。今年3月份以来,为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确实存在吸引力不足、传播形式单一的问题,淄博市文明办创新推出“与子同学·友善同行”短视频展播项目,该项目以短视频为“小切口”,采用“文明+互联网”的模式,巧妙融合齐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推出“与子同学·好少年讲习俗”“与子同学·少年成语说”“与子同学·少年诸子说”等五大主题视频展播,鼓励青少年化身文化小使者,或演绎非遗习俗,或与历史名人“对话”。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140余期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200万次,传统文化借力现代媒介变得可亲可感。一位家长说:“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本地风俗,他们的视角与讲述让传统文化更有传播力。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这正是‘与子同学·友善同行’的意义。”

  而在淄博,传统文化不仅通过互联网焕发生机,更在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春节期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张店区的花灯会、周村区的古商城庙会等传统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体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研发的“智慧文物管理系统”,通过卫星遥感、GIS等技术实现文物巡护全流程线上管理,齐长城巡护员通过手机APP实时上传巡护轨迹,使文物保护效率提升40%。红叶柿岩景区的《奇幻聊斋》演艺,将经典聊斋故事与现代光影技术相结合,在自然古朴的山村中呈现,成为游客夜游淄博必看的旅游演出之一。如今,古老文化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淄博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淄博精心构筑“有淄有爱”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紧扣“五个淄博”核心,创新推出文明成景八大行动,全方位渗透至市民日常生活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维度。精心雕琢之下,200余处“慢时光”记忆街巷、有爱楼道、“最美放学路”等示范点位如璀璨星辰般闪耀,100余个典型案例脱颖而出,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诚信,是一座城市的底色。淄博市文明办在全市开展“美德淄博·信用八景”文明风尚行动,让淄博的文明底色愈发鲜亮。社区“信用超市”里,居民可以用信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商业街区和便民市场里,不可调节的电子秤和“信用名片”二维码使商户信誉变得可视化;旅游景区里,“接诉即调先行赔付”机制即时保障游客权益……诚信正逐步变成可触可感可及的现实场景,嵌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淄博,便民设施化作城市温情注脚,让文明行动融入烟火日常。近日,火热的淄博街头一件“爱心冰柜”的暖心事传为佳话。店主为户外劳动者免费提供瓶装水,结果冰柜里的水非但未减,反而因市民不断自发捐赠而增多。一瓶水的流转,从一个人的善意起步,演变成一群人的爱心接力,生动映射出“人好物美心齐”的城市品格。在八大局便民市场入口处,来自潍坊的游客李女士将行李寄存于“放心亭”,安心开启逛吃之旅,亭内共享充电宝、应急药箱一应俱全;市场南侧休憩区,新铺的软垫“安心座”上,几位老人正惬意唠嗑。齐盛湖畔,“便利停”车位引导牌清球盟会官网入口晰醒目,自驾游客王先生5分钟即找到车位。在各热门景点,印有“文明淄博”标识的“安心座”与“放心亭”隔街相望,共同织就“歇脚有地、寄存无忧、出行从容”的文明服务网。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置“便利停”1.5万个,“放心亭”236处,“安心座”3715个,让游客切身感受淄博温暖。

  淄博市在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通过实施“里仁为美·齐乐融融”城市文化社区建设,淄博市将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与社区治理紧密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淄博特色的城市文化社区。在此基础上,淄博市依托分布在全市城乡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实践基地等设立文化书院,通过推行编制优质文化资源清单、组建文化指导员队伍、引进第三方运营机构、打造文化服务IP等“九项措施”,让优质文化资源的活水精准浇灌基层社区的每一寸土壤,打造“家门口”的文化教育综合体,居民实现优质文化“触手可及”。如今,淄博市在全市60个社区开展“文化书院”建设试点工作,张店区的“海岱书院”、博山区的“扁鹊书院”、淄川区的“淄州书院”、桓台县的“渔洋书院”、临淄区的“晏婴书院”等一批特色鲜明、课程资源丰富的文化书院,正在成为“看得见历史、留得住乡愁”的城市文化名片。

  文明“城”景,文明“乡”伴。不仅在城市,在淄博的乡村,正在实施的“陶风淄韵·乡村好景”文明乡风建设和“文明乡风一件事”齐帮办工作清单制度,让文明之风吹出乡村好风景。村村有村规,家家有家训,文明新风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提倡厚养礼葬,切实让群众丧事不操心、少花钱,形成了“移风易俗、节俭养德”的社会新风尚;新婚礼“三送”,送出婚礼的“仪式感”。“崇德向善、文化浸润、邻里有爱、生态宜居”的乡村文明新图景正在形成。

  公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淄博市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打造互助互爱的“志愿之城”,不断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全市建成文明实践站 2926个、志愿服务站点3700余处,为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的场所资源。截至2024年底,淄博市注册志愿队伍1.2万支、志愿者97.9万余人。开展“五为”文明实践活动48.5万余项。实施“美德信用积分制”,将美德行为与信用评价相结合,激励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拓展“美德信用+”积分应用场景400余个,在社区、村庄设立“美德信用积分超市”,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活动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优惠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淄博蔚然成风。

  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传选树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5月,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李振华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成为继孟祥民、朱彦夫之后淄博市第三位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侯敏,19年来陪伴照顾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儿子,“零距离”陪读生活坚持10余年,把儿子送入重点大学;梅丙超,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湖水中救援落水者;热心市民许连华、刘滨夫妇,遇到骑行者摔伤倒地,迅速上前施救;“山东好人”王伟连续6年为公交站点座椅和社区板凳安装爱心坐垫……在淄博,累计涌现各级各类道德模范349人、身边好人1629人,先模人物的事迹广为传颂,“有淄有爱”正能量激励礼遇温暖人心,激发了群众向善向上的力量,“崇德向善 文明淄博”的城市底色愈发浓厚。

  在淄博市文明城市创建中,全市各窗口单位以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内涵,打造出一道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淄博市组建“齐好办”政务服务帮办代办联盟,服务企业群众3.5万人次,连续5年组织文明服务展演、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文明服务能力,营造了温馨有爱、便利快捷的政务服务环境。银行系统则开展文明规范服务提升活动,统一增设爱心专席、服务驿站,提升客户体验。公交系统利用车载电视、LED屏播放公益广告,党员志愿服务队进车厢、下站点,营造文明出行氛围。淄博市中心医院推出22条便民措施,设置共享厨房、床旁结算等,让患者就医更暖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淄博市将以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契机,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文明之光,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辉煌篇章!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8924319967 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11号4楼B465 13905789423@139.com
Copyright © 2025 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89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