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6月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有关情况。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道,让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更好赋能共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陈家昌介绍,科技创新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构建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4+N”的框架体系。1是机制化举办1个会议,即“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4是有效实施四大举措,即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N是实施若干项专项合作计划,启动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创业”“空间信息科技”“科技减贫”等专项合作计划,后续还将陆续推出新的专项合作计划。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看成效:
一是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不断深化。截至球盟会目前,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发挥双多边合作机制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坚持互利共赢,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和规划对接,持续推动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二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合作能力不断提升。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我国与有关共建国家启动建设了7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不断扩大联合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提高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助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效能持续释放。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推动与共建国家形成产学研用的合作网络。目前支持广西、云南、宁夏、江苏、湖北、广东、成渝地区等地,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10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不断深化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
四是科技人文交流根基更加夯实。积极支持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覆盖面已经达到了80%以上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涉及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生态环境、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积极举办发展中国家培训班,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科技与科技管理人员,让心手相连、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陈家昌最后强调,愿与共建“一带球盟会一路”国家一道,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持续巩固提升科技创新合作关系,日益厚植科技人文交流根基,共同营造开放创新环境,让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更好赋能共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