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湖南日报7月30日刊发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沈宏格老师文章《从“冷门”到“崇高”——长沙民政职院殡葬专业“三心”育人破解职业认同困境》。文章介绍该校创新构建“仁心、信心、匠心”三心育人体系破解殡葬专业职业认同困境的经验:通过人文课程培育生命关怀理念,借行业前景与权威认可增强职业自信,以现代化实训平台和校企协同锤炼专业技能,实现学生从世俗偏见到职业尊严的价值升华,为特殊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的“湖南范式”。
殡葬职业曾长期面临职业认同困境,作为国内殡葬专业教育的先行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了“仁心球盟会官网入口铸魂、信心立志、匠心赋能”的职业认同培育体系,不仅有效纾解了学生的职业认同困境,重塑了殡葬职业的社会形象,更为相关特殊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湖南范式”。
学校以人文精神重塑专业价值。通过《殡葬文化学》《生命文化概论》《临终关怀与悲伤辅导》等核心课程,系统阐释殡葬服务的文化传承使命与生命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抚慰生者、告慰逝者”的社会意义;通过技能训练,特别融入情感共情模块,模拟家属接待、哀伤辅导球盟会官网入口等真实场景,锤炼学生的同理心与服务温度;通过将“视逝如亲、事亡如存”的职业道德理念贯穿教学全程,引导学生将守护生命终点尊严的职责升华为价值追求。植根于深厚人文关怀的“仁心”,使学生得以超越世俗偏见,将殡葬事业视为一项承载生命尊严与人文关怀的崇高使命。
学校以职业自信增强行业认同。邀请中国殡葬协会专家、知名学者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深入解读老龄化背景下现代殡葬业的广阔前景与科技赋能带来的职业新内涵。民政部、教育部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怀指导,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等知名殡葬机构设立奖助学金,国际殡葬协会前主席、美国殡葬协会代表等国际业界权威来访交流,极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邀请全国技术能手等行业标兵分享成长历程,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规范化殡仪馆,让学生亲身感受职业的尊严与社会认可,帮助学生将“冷门职业”的顾虑转化为对“不可替代专业价值”的坚定信念。
学校以精湛技艺奠基职业尊严。筑牢“匠基”——高标准建设遗体整容防腐实训室、多功能悼念礼厅、殡葬设备技术中心等现代化实训平台;点燃“匠炉”——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九礼数字生命文化产教融合基地”,聚焦殡葬人文、绿色、科技前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实习就业等环节实现深度校企协同,共育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激活“匠芯”——围绕核心技能,孵化生命文化、数字礼仪、防腐整容等12个专业学生社团,营造精益求精的技能钻研氛围;实战“匠场”——以广州殡仪馆、福寿园国际集团等殡葬机构为龙头,建立覆盖殡仪服务、陵园设计、产品技术等多领域的实习基地集群,让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淬炼技能、升华匠心。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仁心、信心、匠心”三育并举的模式,成功破解了殡葬专业学生的核心认同困境,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输送了大批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以人文精神为引领、以精湛技能为根基、以职业信念为动力的培养路径,对于破解社会认知度不高、吸引力不足的“冷门专业”人才培养共性难题,提供了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湖南方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民政部殡仪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沈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