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去年经营性墓地的均价甚至高达20万/平,比上海的房价还贵!但即便如此,福寿园还是亏了。
这球盟会官网入口已经不是福寿园第一次业绩暴雷了,去年开始,业绩一直向好的福寿园,突然开始频频暴雷。
财报显示,2024年,福寿园实现营收20.77亿元,同比下滑20.95%。其中,墓园收入从上一年的21.65亿元降到17.1亿元, 殡仪从39.8亿元降至33.9亿元。净利润3.73亿,同比下滑52.84%,直接腰斩。
2024年,福寿园经营性墓穴去年卖出1.25万个,比2023年减少超3800个,收入减少4.35亿元;公益性墓穴及村迁墓穴数量增加1500个,收入增加450万元。
这直接影响到福寿园的净利润。财报显示,福寿园营收主要来自墓穴销售,盈利主要依靠经营性墓穴。2024年数据为例,经营性墓穴的收入占墓园总收入的近九成,占总营收的73.3%,主营业务明显承压。
而据其过往财报数据显示,2018—2023年,福寿园经营性墓穴平均销售单价从10.25万元/个上涨至11.95万元/个。2024年又上涨了1.9%至12.2万元/个。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全国房价都降了,墓地价格反而还在上涨,这也难怪墓地会卖不出去。
从去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到如今的巨亏2个亿,可见,2025年,福寿园的经营压力还在进一步加大。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四个事情。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买墓地和买房是可以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大事。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深,殡葬行业始终具备很大市场需求。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按照每年1000万死亡人数,平均消费支出增长8%保守计算,预计到2026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亿元。区别于地产生意,墓园生意只有一手市场,且逐年上涨的墓地价格,也让相关企业业绩有了稳定的保障。
目前民营殡葬行业中,仅有五家上市公司,分别为福寿园、福成股份、安贤园、万桐园、中国生命集团。在这五家当中,福寿园市占率最高。
福寿园于1994年在上海创办,2013年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殡葬第一股”。
创世人白晓江在殡葬行业逐渐开放时,顺势进入市场。福寿园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户,吸取港台富豪的风格,将墓园打造成鸟语花香的环境,吸引不少名人墓选择安置在福寿园,比如蔡元培、陈独秀、闻一多等。
据其2017年的财报披露,其墓地分为定制艺术墓、成品艺术墓、传统成品墓、草坪卧碑墓、绿色环保墓、室内葬等等多个品类,售价在2333元~42.18万/个不等。
目前,福寿园的墓地已经遍布全国19个省市,但其主要收入还是来自高净值人群偏多的上海。2024年,其上海的收入高达10亿元,占收入的一半。
近5年,福寿园的业绩略有波动,但总体波动幅度并不算大,并且也始终保持盈利的。不过,2024年以来,业绩却大幅下滑,净利润更是一落千丈。
但这并非只有福寿园一家如此。另外4家同行,福成股份、安贤园、万桐园、中国生命集团,去年业绩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了迎合市场变化,福寿园也在改革,正在从行业领先的殡葬综合服务商,转型为生命科技服务提供商。
近年来,福寿园提出「3JI」理念,也就是把记号做美、记载做厚、 纪念做长,并把殡葬服务和互联网与AI大模型结合,推出数字礼祭、数字人等。
但在价格上却并没有竞争力。有媒体报道,福寿园数字人图文版售价为199元/次,而电商平台上类似的“让照片开口说线元左右。
不过,总的来看,殡葬行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毕竟老龄化趋势正在逐步加深,殡葬业长线需求始终存在,甚至未来还有可能扩大。
人不一定都会生孩子,还始终都会死。只要这个增长逻辑在,殡葬行业,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