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绘就侗寨新图景-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绘就侗寨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5-04-24点击次数:

  

绘就侗寨新图景(图1)

  走进宣恩县晓关侗族乡野椒园村,风雨桥上侗歌婉转悠扬,古寨院落整洁有序,露营基地游人络绎不绝。作为恩施州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这里曾经深藏大山,如今正通过强组织、精治理、兴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我们始终紧扣组织振兴这一关键,把支部建在侗寨里,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省委军民融合办驻野椒园村韩智勇说。

  野椒园村实施“头雁工程”,选拔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进入村“两委”班子或作为村级后备力量,全力建强村党支部。近年来,该村4名驻村干部获得提拔,3名村干部考上公务员,1人进入国企工作。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里推行“双培养”机制,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村组骨干,并设立公共卫生管理、古建筑保护等党员示范岗。党员参与景区服务累计超过1万人次。

  此外,野椒园村创新开展“红色熔炉”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前往板栗园大捷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让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同时,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设立教育基金资助优秀学子,开设“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搭建电商孵化平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去年,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4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大家的事大家办。我们聘请老教师、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红白理事会会长、技术能手、行业专家担任明白人,让他们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讲和环境治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野椒园村党支部书记杨杰介绍。

  在鼓楼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传承人冷浩然,敲着锣鼓唱新编的《村规民约歌》,用接地气的方式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一位村民说:“冷老的锣鼓一响,比开会通知还管用。”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共建共享。通过院坝会等形式,带动村民共同修订村规民约,将殡葬改革、整治“无事酒”等工作融入其中,提高群众参与感。村里还联合法庭、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等部门,成立“法润侗寨”工作站,打造村民“看得见”的普法阵地,针对林权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球盟会官方网站纠纷等问题,宣传实用法律知识,提升村民法治意识。

  作为省级文明村,野椒园村大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通过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发动村民共同参与,整治院落环境卫生,提升美化亮化水平,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农村庭院“微景观”,探索乡村生态振兴新路径。

  清晨,野椒园村风雨桥上芦笙声声。村民颜秋正带领侗族大歌表演队排练。“去年接了80多场演出,每场能挣200元。”她擦拭着银饰头冠,满脸笑意。这支由村党支部组织成立的表演队,正是野椒园“党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文化是侗寨的灵魂。野椒园村探索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深挖文化内涵,依托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张氏、杨氏侗寨,编写《人间秘境野椒园》,创作张氏、杨氏古侗寨赋,修缮风雨桥、鼓楼等特色建筑,打造省级家风家球盟会官方网站训传承教育基地。

  邀请专业民俗老师到村开展侗族大歌、拦门酒表演等培训,组建侗族表演团队,先后承接家风家训及廉政教育活动700余次,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此外,野椒园村全力开发“非遗体验+红色研学”线路,建设民俗文化展示馆和国防科技展示馆,获评州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宣恩县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党组织+市场主体+农户”机制,打造合拢宴、露营等旅游品牌,创建野椒园国家级3A景区,甘溪露营基地人气爆棚,日均人流量达2000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60万元,还带动了村民农产品销售。

  “我们将继续发挥野椒园村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引领发展为主线,串联起侗乡振兴的全景图。”晓关侗族乡党委书记谢迭胜说。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8924319967 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11号4楼B465 13905789423@139.com
Copyright © 2025 球盟会(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89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