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当文明实践的宏大命题落于一条条街巷的肌理,如何让人民可感、可触、可享?一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与推进活动”给出了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两年来探索的创新答卷:以街区为单元,创新构建“文明实践”格局,深入挖掘街区文化内涵与资源禀赋,激活人民城市神经末梢,让文明实践浸润日常。
7月3日,由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汇聚特色街区 ‘城’就美好生活——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与推进活动”,在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活动通过徐汇区数字宣传员“徐小宣”的“特色街区citywalk”AI之旅视频对两年来的探索历程进行了回顾,现场发布了徐汇区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达人(单位)、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公布了2025年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实事项目清单,并举行了“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揭幕仪式和特色街区节目展演,立体综合地展现了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建设两年来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全力打造具有徐汇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
想要看懂、看透这样一场阶段性成果展示与推进活动,便要将目光回溯至两年前。2023年4月,湖南街道在上音歌剧院奏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的第一个音符——“音乐街区”应运而生,开启了徐汇在全市首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的新征程。
以音乐街区为起步,徐汇区开始了持续两年的特色街区从无到有、勇于破局、提质增效并收获阶段性成果的创新探索。在徐汇区委的领导和上海市文明办的支持下,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牵头指导各街镇统筹资源、积极探索、同创共建,先后打造了音乐、健康、体育、敬老爱幼、花园、活力、低碳、法治、文化、亲邻水岸、书香、智汇、公益文明等覆盖13个街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构建起多元一体、多态融合、多维展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13个特色街区既做到了百花齐放,又实现了内在统一,徐汇区走出了一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实践特色之路。
在刚刚揭幕的位于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漕溪北路158号徐家汇书院三楼)的“人民城市 全民实践——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上,徐汇区以资源特色型、服务特色型、文化特色型、发展特色型、治理特色型五大维度为脉络,重点展示了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的举措、品牌、案例和成效,以及丰富的特色街区建设文创展品,为市民群众提供免费的、近距离感受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魅力的窗口,现场吸引了众多的市民观展打卡!当天揭幕仪式后,各街镇分管领导走进展厅,分别为本街镇特色街区展“代言”,向大家介绍了精彩的展陈背后的“街区故事”。此次以专题展览的方式推出全区13个特色街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希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人民城市”建设的全民文明实践行列,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打造时时有感动、处处有温情、人人有归属的美好城区!
徐汇区在全国首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并非简单地贴标签,而是一次深植本土基因的系统性创新。面对每个街区资源禀赋各异、居民需求多元的挑战,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摒弃“一刀切”的思维,提出“一街一品”发展策略——指导13个街区立足街区和所在街道自身党建联建、城市更新、基层治理、民生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的相关做法和工作特点,找准文明实践工作的切入点,把文明实践与街镇重点工作和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相互赋能,让众多的“老品牌”在街区焕发出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
例如,徐汇区枫林街道是国内临床医学资源和生命健康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创造了三甲医院集聚度、两院院士密度、生命健康科创浓度三个上海之最,一个不足3平方公里的街区资源多、需求旺,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惠民实效便是该街区文明实践的必答题。2023年,枫林街道启动“枫尚·健康街区”品牌建设,汇聚起街区内的大院大所、学校、公园、宾馆、商铺、公共服务阵地等,组织成立“健康FAN·现代街区社群”,将29位两院院士的专家密度转化为民生温度。
又如徐家汇街道,其依托14.2万平方米体育总面积、1.491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344处体育场地设施以及上海体育“三件套”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的重量级城市体育地标、徐家汇体育公园的优势,充分发挥“体育特长生”的资源禀赋创建“体育街区”,持续增加体育供给,培育全民健身团队,优化“处处可健身”的良好环境,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五彩斑斓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紧密结合,推出“悦心·活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盟和“八个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体育街区特色项目。事实上,“体育街区”的答卷不止于“体育”本身,更拓展围绕“大徐家汇”商圈升级,在《徐家汇体育产业地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完善体育消费产业名录,在文明实践活动中促进文商体展融合发展。
此外,在2024年推出的天平街道和凌云街道的特色街区,则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保思想融入街区发展理念,分别以花园式生态社区环境的构建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为工作抓手,动员组织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创建“花园街区”与“低碳街区”;虹梅街道和漕河泾街道分别把产城融合和法治思维融入街区发展理念,打造“活力街区”及“法治街区”,通过组建“社校企”联动社群和“法治朋友圈”引导街区文明实践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通过正在打造的“虹梅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广场”和漕东支路“法治中轴线”文明实践大道,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在此次活动的发布现场和展厅,13个特色街区充分展现了自身“一街一品”建设的初步成果,正在用街区特色点亮文明底色。其中,徐家汇街道推出“八个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体育特色项目打造“璀璨悦动·体育街区”,天平街道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八大特色项目打造“红蕴·花园街区”,湖南街道拓展文明实践“朋友圈”多元力量联动赋能打造“梧桐乐·音乐街区”,枫林街道推出“枫尚·健康街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斜土街道打造“亲邻水岸”街区推出“五宜水岸·五彩文明”街区共建文明实践系列品牌活动,田林街道构建公益“共同体”、扩大公益“朋友圈”打造“公益文明街区”,长桥街道以着眼服务“一老一小”推动文明实践与社区治理服务“双向奔赴”,虹梅街道推出“活力虹梅·四季有约”“社校企”共建打造三方联动文明实践共同体,康健街道在“美美、暖暖、融融”中打造“康乐书香”特色街区品牌,龙华街道依托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龙华颂·文化街区”品牌,凌云街道构筑“四个一”低碳实践矩阵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凌聚·低碳街区”,漕河泾街道利用辖区丰富而集聚的法治机构资源打造“法润人心、善治为民”的法治文明街区,华泾镇把弘扬黄道婆技术创新精神和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科技创新精神互融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汇街区”……这些项目和举措,结合了各街镇现有的资源特点和工作特色,既是徐汇区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的生动注脚与智慧结晶,更为后续进一步深化特色街区建设工作筑牢根基、注入动能。
一直以来,“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是徐汇区文明实践创新探索的“方法论”,而“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则是不变的“世界观”。为更好地规范指导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工作,2023年9月,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制定推出《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导则》,创新提出特色街区“六个一”建设路径(绘制“一张图”、建立“一个群”、织成“一张网”、组建“一批团”、构建“一个环”、形成“一片景”)。2024年底13个街镇实现特色街区全覆盖时,又对建设导则进行了完善,推出了2.0版,并把13个特色街区按照资源、服务、文化、发展、治理进行分类,正式形成五大类型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
2.0版建设导则在创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建设中,更加突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全民文明实践”,提倡人人都是文明的因子,人人都是文明实践行动者,要推动特色街区建设奔着人心去、聚着人气干、引着人流走。“人”字被反复提及、不断放大。
文明实践工作重在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徐汇区深谙此道,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建设。在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中,有不少单位与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特色街区建设,以实际行动为特色街区建设添砖加瓦、注入文明活力。
活动现场,徐汇区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达人(单位)”名单正式发布,共推出12名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达人”,以及15家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达人单位”。他们中既有来自“徐汇文明夜课”的主理人,也有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还有扎根社区的优秀退休党员代表,他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实践,为街区增添温度与活力。“文明实践达人单位”中既有来自天平街道辖区的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徐家汇街道辖区的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龙华街道辖区的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也有来自湖南街道辖区的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有限公司,还有来自枫林街道辖区的“健康街区·600号枫尚加油站”项目团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各单位积极盘活自身资源,为特色街区建设和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各类支持,努力“城”就居民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这些源于社区的力量,让文明实践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为身边可感的榜样行动。
以特色街区为载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如何更好地把文明实践转化为群众“实惠”,活动现场推出的“2025年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实事项目清单”给出了答案。清单锚定群众需求与服务提升,发布了包括徐家汇街道徐家汇体育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打造项目、天平街道“花园街区”“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文明实践点营造项目、康健街道“多元聚力 创益百花”百花街文明实践与参与式治理项目、田林街道“爱吾家暖心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项目、华泾镇AI赋能社区文明实践项目等33个实事项目,这些项目将主要通过区文明办与各街镇“条块联动”的方式落实落地,力求通过年度实事项目推动特色街区建设持续走深走实,为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接球盟会下来,徐汇区将从这33个实事项目出发,以本次阶段性成果展示与推进活动为新的起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建设的新成效助力创造徐汇区“人民城市”建设的新成果。
“下一步,我们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期盼,聚力整合徐汇优势资源,引领更多的街区单位和市民群众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切实做强一批示范项目、做活一批实践阵地、做优一批特色品牌,在凝聚服务群众中展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徐汇城区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