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沈阳天台山墓园坐落于长白山脉南麓,其选址深谙传统风水智慧与现代生态理念的结合。背靠棋盘山天然屏障,南临浑河蜿蜒水系,形成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经典格局。据清代《地理辨正》记载,此类地形可聚天地灵气,福泽后人。墓园内六根汉白玉龙柱与自然山势呼应,既是对皇陵文化的传承,亦是对现代园林美学的创新实践。
地质学家研究发现,该区域土壤属第四纪沉积层,微生物活性较普通荒地高出37%,独特的腐殖质结构使植被覆盖率常年保持在92%以上。这种生态优势不仅构建起天然氧吧,更形成微气候调节系统,夏季平均气温较市区低3-5℃。
作为东北首个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的墓园,设计师将3800平方米放生池与九曲清溪串联,打造出移步换景的立体景观带。冬季冰瀑凝结成水晶帘幕,春季樱花隧道绵延1.2公里,实现四时景异,生死同美的设计哲学。
艺术墓区特邀苏州雕刻大师团队,将《兰亭序》书法化作汉白玉碑流动云纹,青铜铸造的生命树雕塑群运用参数化设计,每片叶片角度精确至0.5度,在晨昏光影中演绎生命律动。这种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当代艺术语言的手法,使墓园成为露天雕塑博物馆。
墓园创新推出云祭扫系统,运用5G+AR技术实现远程全景祭奠,后台数据库可存储50万小时影像资料。代客献花服务配备恒温物流车,确保鲜花在零下20℃环境中运输6小时不冻伤。
生态葬区采用可降解骨灰罐,3年内完全分解为土壤养分,配套建立的纪念林数据库已收录3.8万棵树木生长信息。这种从自然中来,归自然中去的闭环,使单个墓位碳足迹降低72%。
作为国营公墓,天台山严格执行民政部惠民殡葬政策,基础生态葬位16800元起,较周边同类产品低25%。其创新的家族墓区规划系统,可满足五代同堂的安葬需求,配套的追思广场配备无障碍设施,实现全龄段关怀。
风水球盟会学家指出,墓园东北侧的荆家房申村古河道遗址,经改造后形成天然玉带环腰水局,这种地貌在《葬书》中被视为子孙昌盛的吉兆。近五年跟踪数据显示,选择该区域的家族中,子女升学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沈阳天台山墓园以国营机构的担当重塑行业标准,用山水写意解构生死命题。在这里,每块墓碑都是大地艺术的注脚,每缕清风都吟唱着文明传承的诗篇。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龙柱投下十二道剪影,这座生者与逝者的对话之所,正书写着新时代的生命礼赞。